人們只知道毛澤東喜歡吃辣椒,吃紅燒肉,卻很少有人知道毛澤東喜歡吃茶油。實際上,毛澤東是吃茶油長大的。他在《興國調查》中把油茶樹的果實稱作“桃”,也稱作“茶子”。毛澤東寫道:“分山比分田更困難,有大山,有小山,有柴火多,有柴火少,有大樹的,有小樹的,有無樹的,因此難分。土地科長和七個土地干事,一道出發,踏看全村各山,定出個辦法,不照山的面積分,照山的茶子樹分。以一擔‘桃’(一擔茶子,值錢二串,叫做一擔桃)為標準,大樹三十根為一擔桃,中樹六十根為一擔桃,小樹百二十根為一擔桃。把全村山地算成桃數,然后按人口平均分配,插牌子為界。”多有趣的毛澤東,居然用數“桃”的辦法來分山。
毛澤東故居“毛家菜館”燒的菜,味美,好吃,遠近聞名??蔀槭裁春贸?,卻沒有幾個人能說清楚了。“毛家菜館”的年輕女主人毛毛笑著說,其實,也沒什么秘密,只不過燒的菜多半用的都是茶油。毛毛是大學畢業生,精明,能干,深諳餐飲之道。“毛家菜館”創始人,八十余歲的奶奶湯瑞仁格外喜歡她。在韶山,湯瑞仁可是一位名人。有一張毛澤東和韶山鄉親合影的照片,是新華社記者1959年6月25日拍攝的,題為《領袖和群眾》———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為全國家喻戶曉。那張照片至今仍掛在“毛家菜館”最顯眼的地方。照片上站在毛澤東旁邊,那位抱小孩笑得最開心的少婦就是湯瑞仁。她的丈夫毛凱清與毛澤東有親戚關系。就是那次回鄉,毛澤東還在她家作過客,吃過飯。湯瑞仁回憶說,當時她炒菜用的是茶油。紅燒肉、煎小魚、炸臭豆腐干等幾個土菜,毛澤東都很愛吃。毛澤東坐在沒有靠背的板凳上,一邊吃,還一邊說著笑話,夸她紅燒肉做得好。臨別時,毛澤東送給她家八丈布,一擔米。
毛澤東住進中南海后,鄉親們來看他,常常帶給他的就是臘肉、辣椒和茶油。茶油是用有些粗糙的罐子裝著的,筍衣做的蓋子蓋得嚴嚴實實。然而,菊香書屋里還是彌漫著淡淡的芳馥。如今,“毛家菜館”每天的食客絡繹不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