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著中國“養生始祖”之稱的彭祖,相傳他活了八百八十歲。晉代葛洪《神仙傳》形容他:“殷末已七百六十七歲,而不衰老。”他的養生之道被后人整理成為《彭祖養性經》和《彭祖攝生養性論》傳世。相傳在三皇五帝中的堯帝時期,中原地區洪水泛濫成災。作為當時部落首領的堯帝指揮治水,由于長期心懷部落安危,積勞成疾,臥病在床。數天滴水未進,生命垂危。就在這危急關頭,彭祖根據自己的養生之道,立刻下廚做了一道野雞湯。湯還沒端到跟前,堯帝遠遠聞見香味,竟然翻身躍起,食指大動,隨后一飲而盡,次日容光煥發。此后堯帝每日必食此雞湯,雖日理萬機,卻百病不生。一時傳為美談并流傳下來。
從山油茶到茶油,幾百年來,“美麗”的故事流傳至今。老人們說,寒露過后,男男女女上山采油茶,大家邊采邊唱,情歌飄飄。一對對男女在采唱中表達真情,場面生動。 等到了開榨時節,榨房老大率榨工和村民,點亮蠟燭,燃起紅香,在祖師神像前三跪九叩,祈求豐年。第一車油榨出來后,姑娘們紛紛前來討取,她們用茶油抹發,妝扮美麗。 在早年,除了茶油,榨干油后的茶餅也大受歡迎。“這種黑黑的東西叫茶油碴,從圓餅上拿下一小塊敲碎,放在熱水中浸泡一會兒,小時候買不起香皂,我們就用它來洗頭,洗了頭發會很滑很順的。”姑娘們這么告訴我說。
茶樹油是植物精油,被稱作“澳洲黃金”。最早命名茶樹油的是英國的庫克船長,1770年他在澳洲探險時發現,當地的毛利人采摘一種氣味濃烈的葉子煮茶喝,這種葉子搗成糊狀后,涂在傷口上還可以消炎止血,使傷口很快痊愈。庫克船長把這種“氣味濃烈的葉子”帶回英國,讓化學家以蒸餾方法從中提取出了精油,這便是被后來廣泛用于個人護理品的茶樹油。據說,城市美容院里必備這東西,用于女士香熏安神、皮膚修護、潤膚增白。